6月20日,中山火炬高新区在中山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度新能源领域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此次演练以“检验应急响应、强化协同作战、破解新能源火灾扑救难题”为目标,上演了一场“全要素、全流程”的安全实战大练兵。辖区25家消防重点单位和15家相关企业现场观摩了本次演练。
模拟险情突发,企业迅速反应




“报告!5#厂房4楼储存仓库因电池突发异常引发火灾,火势正向北面蔓延,燃烧面积约150平方米,两名员工被困!”演练现场,模拟灾情通过企业监控系统实时传输至应急指挥部。中山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喷淋系统与排烟设施同步启动,声光报警器响彻厂区,隔离疏散组引导员工沿消防通道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微型消防站6名消防员和企业志愿消防员携带装备直奔火场,先行使用灭火器对燃烧电池组进行压制,并使用灭火毯覆盖起火电池箱转移隔离,利用就近消火栓喷出2支水枪形成防线,遏制火势蔓延。从报警到初期控火,企业应急小组分工明确、行动迅速,充分展现了“第一响应人”的处置能力。
多部门闻令而动
织密救援协同网络
“现场因火势较大,有蔓延迹象,请求调派增援力量,并启动民众街道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民众街道专职消防队、中山港路救援消防站首战力量迅速抵达现场。经火情侦察,火炬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当即成立火场临时指挥部,同步向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汇报。支队调派中山港路、火炬高新区、民众、港口、三角等5个队站、16辆消防车、80余名指战员组成“灭火突击、举高作业、供水保障”等作战单元支援。
现场,公安部门划定警戒区域、疏导周边交通;供水部门调配应急供水车保障火场用水;供电部门对危险区域电路实施断电;医疗救护组在安全区设立救护点;环保部门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数据。各联动单位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原则,形成“现场处置、外围保障、后方支援”的立体救援网,“火势”最终被全面压制,被困人员成功获救,全面展现了消防专业力量与多部门协同作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随后,指挥部现场开展战术研讨与全流程复盘,从企业自救到跨区域增援,从战术实施到后勤保障,逐项评估各环节效能,同时针对新能源火灾作战应用等课题现场进行了交流研讨。

此次演练通过“演、练、教、学、研”一体化模式,检验了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为掌握新能源车辆和锂电池生产企业火灾扑救难点和应对措施提供了生动的“现场教学”,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领域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接下来,中山火炬高新区将开展演练复盘分析,健全消防救援协调机制,细化部门联动流程,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联动协作,完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增强操作性。强化多种形式救援队伍建设,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升灭火救援实战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民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徐世平,民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何大庆到场观摩了演练。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记者:杜昕涵 黄炳青
美编:孔慧依
责编:赵攀峰 林家裕
执行总编辑:戎明星
总编辑:龙梦君
素材来源:民众发布
热点资讯